1、、什么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答: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在特定范围内整体开展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对闲置低效、、、、生态退化及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国土空间综合治理的活动。。。
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理念,,通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解决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问题,,,努力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哪些??
答:推进乡村国土空间治理;推进农用地综合整治;推进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推进乡村国土绿化美化;整体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探索农村自然资源资产评价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4、、、、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传统土地整治区别在哪里??
答:实施范围从相对分散、、、、独立、、单一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到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推动整村整镇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整治;整治对象从对土地这一特定要素的整治,,向区域内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综合整治转变;方法路径从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转变,,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对国土空间全要素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更强调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
5、、、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
答: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是“国家-省-市-县-乡”和“总-专-详”构成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是衔接落实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依据,,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空间规划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容的细化与实施载体。。。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规划是落实省级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和指导乡(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的衔接性规划,,是统筹市(县)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纲领性文件及行动计划,,,是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及审批的基本依据。。。
6、、、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乡村国土空间治理任务要求??
答:大力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划定农业生产、、、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功能分区,,,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明确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任务和空间布局。。。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为重要内容,,以乡镇(或若干村)为基本实施单元,,,,编制实施方案,,整村整乡推进。。。。对涉及跨行政区域的,,,要做好规划衔接。。。
7、、、、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农用地综合整治任务要求???
答: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以耕地保护为重点,,,统筹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耕地提质改造、、、、低效林草地和园地整治、、污染土壤修复等,,,集中连片改良提升农田,,,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田生态,,,,传承农耕文化。。整治区内建设占用耕地的,,要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提升复垦耕地、、、新增耕地、、、中低产田质量。。
8、、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任务要求??
答:统筹农房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需要,,,,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城镇低效用地以及其他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腾出建设用地空间,,,,为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在建设用地整治中,,,,注重保护好历史文化村落、、传统建筑、、街巷空间等,,修旧如旧,,,记住乡愁。。
9、、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矿山地质环境整治任务要求????
答:加强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和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资源富集、、、矿山分布集中地区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规范农民建房管理,,,减少地质灾害威胁。。。
10、、、、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乡村国土绿化美化任务要求???
答:大力建设森林乡村,,,,推进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绿化,,见缝插绿,,,增加乡村生态绿量。。加强乡村原生植被和古树名木保护,,建设乡村公共绿地、、小微湿地和微景观,,,改善乡村自然生态。。鼓励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新型产业,,,,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荒山造林,,,,对乡村裸露山体、、、采石取土创面等进行绿化美化。。。。在不突破耕地保有量的前提下,,,,稳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垸、、渔)还湖还湿,,,,修复还原自然生态。。。。
11、、、、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任务要求??
答:全面开展农村治危拆违、、、、“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建设“四好农村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水环境治理和湿地保护修复,,,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消除黑臭水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动物迁徙廊道和生态栖息地。。。。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强水土保持能力。。。。加强乡村文化景观保护,,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开展特色旅游。。。。
12、、、、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中如何进行乡村历史文化保护????
答:充分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持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注重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历史文脉。。。
13、、、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如何分级推进???
答:按试点级别类型,,分为部级、、省级、、、、市级试点项目,,分别按部、、省、、、、市有关要求有序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
14、、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是什么??
答: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是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规划依据,,,,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是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抓手。。。。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应明确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整治区域、、、、主要内容、、、空间布局等。。。村庄规划要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留则留、、宜整则整的原则,,将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要求落实到具体地块,,明确组织管理、、实施时序、、、、项目安排、、资金估算和投资来源等。。
15、、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是否可以对已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进行优化布局调整????
答:对已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或村庄规划编制的地区,,,,开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时,,,确需对整治区域内的建设用地、、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进行优化布局的,,按照建设用地规模不扩大、、耕地面积有增加、、、耕地质量有提升、、、生态红线不突破的要求,,可对规划进行一次性修改。。。
16、、、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如何进行项目选址??
答:依据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格局,,分步有序推进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的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基层组织能力、、、、社群意愿和当地社会发展情况等因素,,,选择两个及以上相邻的完整行政村作为单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范围,,,并按照“以需定整”的原则,,,,合理设定项目整治区域。。。。
将确需采取人工措施进行整治方可实现规划目的的拆旧建新、、、整理复垦、、、、零星开发、、修复治理等区域划定为整治区域,,并全部落实到图斑地块。。。。划定的整治区域应相对集中连片,,,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根据需要对区域内已有项目进行优化整合。。。。
17、、对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审查有哪些内容??
答:各地要对整治区域、、、整治任务、、、指标和布局等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进行充分论证;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审查调整是否必要、、、合理,,集中连片程度有无提高、、零星分散图斑是否减少、、、增加面积是否达标、、、、质量能否提高;对村庄建设用地要重点审查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情况、、、、有无努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现规模减量化;对生态空间要关注布局是否更加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和历史文脉能否得到有效保护;试点能否实现资金平衡等。。。另外还应当对涉及利益各方意见、、项目实施及年度安排的可操作性等进行把关。。。。
18、、、、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两项指标”是什么????
答:“两项指标”指新增耕地指标和建设用地节余指标。。。
新增耕地应当数量有提高、、、质量等级有提升、、布局更集中连片,,,符合适度规模经营需要。。整治区域内新增耕地面积原则上不得少于原有耕地面积的5%。。。
建设用地节余指标指农村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满足项目所在地建新需求(依据规划拟用于农民安置、、农村发展建设,,,包含建新安置区和建新留用区)后,,剩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使用范围可以分为3类:①全部用于本县域的城镇建新,,,,不形成节余指标;②按规定在省内有偿流转到其他县使用(限于脱贫县、、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可将节余指标流转到其他县);③按规定有偿调剂到省外使用(限于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可将节余指标调剂到省外)。。。。
19、、哪些区域不能作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新增耕地来源????
答:严禁在生态保护红线区、、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河道泄洪区、、、湿地保护区、、、25度以上坡地、、、土壤污染严重且难以恢复区域和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区域垦造耕地。。。
20、、、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产生的指标能否预留以保障本地产业发展需求????
答:在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对现状建设用地规模确定无法满足乡村建设需要的,,,在复核规划的前提下,,,,允许使用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预留指标适当扩大村庄建设用地规模。。。